行业动态

查看更多

解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要点(二)

2023-04-10 09:07:47

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个人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一)增强防范意识:个人应当加强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

 

(二)协助配合工作:单位、个人应当协助、配合有关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个人规定了哪些禁止性行为?

 

(一)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二)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支持或帮助。

 

(三)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户等。

 

三、违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刑事责任

 

1.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行政处罚—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提供实名核验帮助;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3.没收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万元的,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民事责任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造成他人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四、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银行可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一)开户风险管理

 

开立银行账户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对经识别存在异常开户情形的,银行有权加强核查或拒绝开户。

 

(二)采取核实交易等防范措施

 

对监测识别的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应当根据风险情况,采取核实交易情况、重新核验身份、延迟支付结算、限制或中止有关业务等必要的防范措施。

 

(三)采取相应风险管控措施

 

    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及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和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依法识别受益所有人,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防范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24小时客服热线:

400-01-96588

  • 微信银行公众号

    微信银行公众号

  • 手机银行客户端

    手机银行客户端

  • 德州银行订阅号

    德州银行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