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金融知识
金融知识宣传︱新学期 新气象 上好“开学第一课”

  

  一、警惕链接陷阱 守护隐私安全

  小峰收到一条短信,称他的智能手表需要升级系统,点击链接即可获得新功能,小峰点开链接后,结果手表被植入恶意病毒软件,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被窃取。

  (一)套路分析。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官方信息诱骗学生点击恶意链接,这些链接往往隐藏着病毒或木马,能够窃取用户的个人重要信息,进而危害财产安全。

  (二)防骗要点。对于任何要求升级设备或下载应用的提示,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

  二、一念轻信 千金难追

  小顾收到同学的微信消息,称自己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借钱,由于对方头像和昵称都与真实同学一致,小顾没有多想就转账过去,后来发现真正的同学并没有遇到困难,原来是骗子冒充。

  (一)套路分析。诈骗分子通过盗取或伪造社交账号信息,冒充熟人进行诈骗,编造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二)防骗要点。遇到熟人借钱等请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相信通过文字等形式发来的求助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三、学费诈骗警钟响 官方验证护钱包

  小李收到一封来自学校的邮件,要求他通过指定账户缴纳学费,邮件中附有缴费链接和截止日期提醒,小李没有多想就点击链接并转账,后来学校通知您尚未缴纳学费,请尽快缴纳,才方知受骗。

  (一)套路分析。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虚假学校缴费链接或账户信息,诱骗学生转账汇款。

  (二)防骗要点。对于任何要求缴费的通知,务必通过学校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微信、邮件、短信等渠道中的缴费链接或拨打不明电话进行缴费,同时要妥善保管好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四、拒绝买卖两卡远离违法边缘

  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学生出售或出租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简称两卡)。这些两卡随后被用于非法活动,如洗钱、电信网络诈骗等,导致受害学生不仅面临经济损失,还可能卷入违法犯罪活动。

  (一)套路分析。诈骗分子往往承诺高额报酬,让受害学生误以为自己只是简单地出租或出售闲置物品,却不知这些行为已触犯法律,且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二)防骗要点。切勿买卖、出租、出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等账户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提高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了解买卖两卡的危害性和违法性。

五、轻松赚钱梦 醒来方知空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招聘网站等平台发布兼职刷单信息,声称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赚取佣金。受害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刷单任务后,前几单可能会获得小额返利,但随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如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等)拒绝支付剩余佣金,并要求受害学生继续投入资金以完成更多任务,最终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还会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一)套路分析。诈骗分子通过伪造交易记录、安排托儿晒单等方式营造一种真实可信的氛围,逐步诱导受害学生加大投入,同时他们还会以各种借口拖延或拒绝支付佣金,直至受害学生意识到被骗。

  (二)防骗要点。不要轻信网络上轻松赚钱的兼职信息,尤其是要求垫付资金或购买商品的刷单任务,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陷入低收入、高回报的圈套,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进行咨询。

24小时客服热线:

400-01-96588

  • 德州银行订阅号
  • 手机银行客户端
  • 微信银行公众号

© 版权所有 德州银行 鲁ICP备12018666号 IPv6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