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内新闻
小微企业有需要 城商行马上到

城商行探索小微金融服务模式专题

小微企业有需要 城商行马上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3-19 09:05

编者按:

小微企业是带动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城商行服务的主要目标客户群。山东金融监管局积极督促辖内银行机构将落实无还本续贷、普惠信贷尽职免责、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政策措施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一体推进。山东各城商行紧紧围绕小微金融服务,建立各项落地机制,设立专营机构,创新产品模式,改善信贷流程,建设技术平台,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已经探索出为小微金融服务的有效模式。

□记者 姚慧

城商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生力军。《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山东金融监管局获悉,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运行以来,辖区城商行累计授信1231.1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62.76亿元。

精准对接

提升融资可得性

滨州市瑞丰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牛奶品牌山东滨州区域总代理,多年来积极参与当地学生饮用奶配送政采。因项目实施差异化安全监管,资金回笼周期相对拉长,导致企业日常的“高周转”亟须补充流动性。该企业负责人刚现平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现在日均饮用学生奶人数超过3600万,为保证对所辖学校提供优质新鲜奶源,每天有20多辆标准化冷链配送车进行配送,并在服务校区建立了高标准‘奶屋’,‘奶屋’推广范围也在不断增多。”德州银行滨州分行在企业缺乏有效融资抵押物的情况下,以采购订单为质押,国库支付为最终还款保证,量体裁衣应用“政采贷”授信,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该分行前中台贯通配合,高效联动,短时间内向企业成功发放贷款480万元。

山东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其中融资难题也是众多小微企业在成长道路上的一道难关。德州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吴晓亮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德州银行深度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针对小微业务实行差异化授权机制,配套定价优化、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管理策略,自上而下传导能动性,以及时、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给予小微企业更便利、更优惠的融资体验,为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

精准滴灌

助小微企业破局发展

记者走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某铁塔制造企业,只见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该企业主营电力铁塔及配件生产,拥有39项专利。企业因新签订单产生融资需求,青岛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情况后,迅速响应,结合青岛银行“科创易贷”产品,一周内完成审批,成功为其办理500万元新增授信,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支持铁塔制造企业是青岛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一个鲜活案例。青岛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行通过“铸剑行动2.0”打磨小微企业服务利器,创新推出“优享快贷”“进口易贷”“商易贷”等23款普惠产品,形成了覆盖先进制造业企业、现代农业企业、科创企业、出口企业、供应链企业等重点实体经济行业完整的普惠融资产品体系,其中多款产品为全国首创。2024年,该行铸剑系列产品累计放款超过110亿元。

为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工作要求,青岛银行迅速行动,围绕“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的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政策精准传导,加速机制落地,全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提质增效。目前,全行已有12家分支机构设立普惠专营部门,组建了专业的小微金融队伍,在异地分行探索成立科技特色支行,组建了超300人的专职普惠客户服务专员队伍,推动服务下沉与扩容。

据了解,自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运行以来,青岛银行推行“一优三减”(优化体验、减少环节、减少时间、减少材料)行动,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在优化流程的同时,青岛银行积极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将续贷支持范围扩大至所有小微企业,并阶段性扩展至中型企业。针对贷款到期仍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提前介入调查,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享受无还本续贷服务,降低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精准服务

激发产品创新能力

山东各城商行聚焦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着力提升金融供给能力、融资对接力度、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服务质效。

临清市被誉为“中国轴承之乡”,这个县级市聚集了5100余家轴承生产制造企业,轴承产业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年营收超过300亿元。

临清市万合轴承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轴承配件的生产加工,春节前夕,钢材供应商减产,公司需囤备一批钢材以供节后生产,亟须资金周转。齐鲁银行临清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客户的需求,第一时间完成企业现场调查,并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利用齐鲁银行微贷主打产品“助业贷”对企业进行支持。该产品具有“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特点,充分利用担保公司与齐鲁银行合作的“见贷即保”模式,解决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且客户经过线下沟通对接,申请、签约、放款等流程在线上就能完成,业务办理便利性、时效性较传统业务有很大优势。

“从申请到资金入账,仅仅两天时间,150万元的资金就到账了,在关键节点为我们企业提供了及时、足额的资金支持,解了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说。

据了解,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聊城分行充分运用微贷产品服务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户数超3800户,余额超20亿元。

与临清市万合轴承有限公司情况类似,潍坊某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也遇到了“幸福的烦恼”——春节前,该公司主营的柴油发电机组海外订单骤增,但部分客户账款还未到位,订单备货出现了资金缺口。潍坊银行苗圃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仅用3天便完成了授信审批及资金投放,帮助企业在春节前完成了订单备货。

“你们贷款哪怕迟来一天,我这2000万的订单就不敢接了。”该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订单完成后,企业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线,今年产能预计提升20%,后续的国际业务结算,他还希望得到潍坊银行给予更多帮助和优惠。

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以来,潍坊银行为了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等不同市场主体融资需求,通过科技赋能,先后推出及优化“医保e贷”“潍盈e贷”“人才贷”“销好贷”“科创共赢贷”“无还本续贷”“设备更新贷”等产品。截至目前,该行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已为1197户市场主体累计授信104亿元。

相关链接

【政府声音】持续推动金融服务扩面提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3-19 09:05

□王洪林

2025年,德州市财政局按照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德州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立足“持续推动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目标,研究确定了今年的改革创新“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

上述项目名称是“构建金融直达基层综合服务机制 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难题,通过金融供需双方协同联动、丰富政金企对接载体、建立企业直连服务机制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有效下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金融服务扩面提速提质,精准高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营造“金融资源上下贯通、金融需求即时响应、金融专家长效服务”的金融服务环境。

促进金融供需双轮驱动,满足实体经济多元融资需求。德州市财政局一方面深化“金融+重点领域”协作模式,充分挖掘需求侧潜力,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持续摸排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为有需求的项目和企业配备融资服务团队,组织金融机构走访对接,推动需求提级办理、现场办理。目前已和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分行、德州金融监管分局等部门建立了协作机制,并联合开展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等政金企专场对接。另一方面组建市级金服团队,持续优化供给侧服务,优选银行、保险、担保、基金、资本市场等金融专家人才,组建市级金融服务团队,满足企业多方面金融需求。

促进金融资源上下贯通,保障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供给。德州市财政局邀请省级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政金企对接活动,集中推介了德州市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情况,请省级银行机构现场审核信贷资料,高效促进融资落地。截至2025年1月末,已向省级银行机构推送融资项目211个,融资需求总额312.8亿元,其中已促成授信61.21亿元。

促进融资高效闭环服务,精准高效助企融资纾困。德州市财政局对正常融资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及时督促有关金融机构,加快融资落地,实现“能投快投”;对存在融资困难的,通过国有担保、行政协调等方式推进解决,实现“应投尽投”;对金融机构无法投放或经协调后暂时无法解决的,为企业指出问题症结、明确发展方向,实现“难投讲清”。

促进金企信息畅通,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德州市财政局打造“金融辅导1分钟”升级版,丰富企业“1分钟”体验,即1分钟讲清,用通俗易懂的1分钟视频或图文宣传金融惠企政策和产品;1分钟传导,依托宣导平台1分钟将内容传导至企业;1分钟申请,企业手机在线即可掌握最新政策产品并一键链接申请,实现惠企金融政策产品传导“精准、及时、全覆盖”。

德州市财政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以“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为抓手,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措施,不断推动在提高金融服务质效、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德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声音】“长短结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3-19 09:05

□德州银行

普惠金融十年求进,十年为序。德州银行充分认识强化金融服务普惠性的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坚持长远眼光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在政策和监管指引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耕地方,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和产品服务优化,坚持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轨道上努力打造差异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普惠金融是国之大计,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德州银行坚定政治忠诚,把发展普惠作为重要价值观和战略牵引,进一步夯实“三个服务”市场定位,以小微、新市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不断强化地方金融供给,推动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绿色、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92亿元,较2020年成立专营部门时提升两倍,总量占比提升13.22%。

内外部因素影响,近年宏观层面强调竞争政策,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提质增效步伐随之加快。基于普惠金融拓覆盖、降利率、控风险三个维度要求,德州银行调整风险偏好,近几年在文化理念、体制机制、业务模式、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正契合稳健审慎,降本增效,打造精品银行现实需求。2024年重点通过改革架构、优化绩效考核等,全力推动全功能网点转型,全功能网点占比提升55%,基层营销人员占比提升5.3%。同时进一步强化合规内控,夯实信贷基础管理,落实尽职免责,不断推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是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深化提升的重点,可能性与持续性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底层逻辑和重要考量。德州银行准确把握宏观导向,聚焦经济转型方向,围绕不同企业、不同生命周期,注重用好财政、货币等各类政策工具,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力和创新赋能,不断完善和丰富普惠金融政策和产品体系,深耕县域金融和下沉市场,努力拓展服务触达边际。同时,注重发挥法人机制优势不断拓展柔性服务,通过施行差异化授权机制,配套定价优化、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管理策略,信贷可得性、适应性和竞争力实现新提升。新研发的普惠提振贷放款246户、13.47亿元,打造出普惠业务“拳头产品”。

【采访手记】多方加持助小微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3-19 09:05

□本报记者 姚慧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就业的蓄水池。小微企业稳健发展,关系到经济大盘的稳定与繁荣。随着小微企业生产日趋活跃,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近日,记者在走访山东部分小微企业和城商行过程中了解到,多家城商行通过对接会、企业走访、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增强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了解,通过“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将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融资需求有效对接。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围绕做实“善贷”“愿贷”“敢贷”,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源源不断为小微企业输送养分。针对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堵点和卡点,更多的支持政策在山东陆续落地。记者深刻感受到,城商行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支持长效机制,用金融活水滋润小微企业的“田野”,助力其茁壮成长。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山东不同部门之间协同发力,为小微企业提供的支持越来越顺畅。

金融创新,不能离开企业。山东小微企业分布广泛,对市场需求变化敏锐,经营决策灵活,并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这使其在促进就业、满足市场需求、稳定供应链、促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监管指导下,金融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力度不断加大,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家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通过优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创新金融产品等手段,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和便利性。

金融服务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实惠,更重塑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信心。“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自身共同努力。在政策和金融护航下,小微企业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4小时客服热线:

400-01-96588

  • 德州银行订阅号
  • 手机银行客户端
  • 微信银行公众号

© 版权所有 德州银行 鲁ICP备12018666号 IPv6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280号